跳到主要內容

產業脈動 / 【107學年第二學期】

107學年第二學期
主題
日期
【中國加快 5G 建設腳步 AI 長線趨勢不變】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但產業趨勢並未止步。中美貿易戰惡化,中國為反制美國,欲建立美國企業黑名單,而美方對第三波關稅課徵也未有 停止跡象,近期轉圜機會將落於 6 月底 G20 峰會雙方元首見面,須密切關注。富邦 AI 智能新趨勢多重資產型基金(該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 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經理人郭德齊表示,儘管貿易戰持續延燒,但 AI 相關產業發展趨勢仍未改變,即使華為遭受封殺,中國政府仍加快 5G 商用化,而歐洲各國也開始進入審核期並對中國開放,顯示 5G 基礎建設需求仍會陸續釋放,故對 AI 相關產業長線展望看好不變。 華為遭受封殺後,中國反而加快 5G 建設腳步,預估今年 5G 基站數在 10 萬站以上,而明年可望成長至 60 萬站以上。此外,德國半導體大 廠英飛淩(Infineon)表示將以每股 23.85 美元收購賽普拉斯(Cypress Semiconductor),交易價值龐大,約 90 億歐元,預計每年可創造 1.8 億 歐元之綜效,顯示半導體產業整合也並未止步。雖然近期貿易戰干擾國際股市,郭德齊認為,近期市場除了關注 6 月底可能的川習會外,加上 半導體行業整併加速,短線跌深反彈仍可期。而中長期來看,電子產業鏈勢必重新調整,只要科技需求不減,市場終將找到出路。
《本文摘自:台灣 TB 新聞網/作者:新聞部彥伶/2019-06-13》
108.06.24
第20
【華為將觸角伸向 AI,結盟奧迪、豐田打造自駕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華為首席戰略架構師黨文栓表示,華為正在為多家知名汽車製造商提供訓練自駕車的 AI 軟體,其中包括德國福 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子公司奧迪(Audi),以及日本豐田(Toyota)與中國國有汽車製造商 GAC 的合資企業「廣汽豐田」(GAC Toyota)。 此外,中國北京新能源汽車和長安汽車據悉也正在與華為合作。 據黨文栓指出,華為與合作夥伴聯合開發的自駕車,預計將於 2021 年或 2022 年出貨,並率先在中國和歐洲市場上市。 華為上海總部向《金融時報》展示一段概念影片,展現搭載華為 AI 技術的奧迪自駕車原型。在畫面中,車上仍有一名駕駛員,但駕駛並 未觸碰方向盤或控制裝置,而車輛能辨識紅燈,然後自動停止。 川普下達封殺令,使華為業務接連受挫。CNBC 6 月 11 日報導,華為消費者企業集團(BG)負責人余承東(Richard Yu)向 CNBC 證實,由 於華為被美國列入黑名單,該公司已無限期延遲推出 MateBook 系列的新筆電產品。 目前全球科技企業紛紛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例如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跟隨競爭對手百度、騰訊腳步,進軍自駕車市場,並已進入道路測 試階段。Google 成立自駕車公司 Waymo,而特斯拉(Tesla)則計劃在未來推出自駕共享計程車(robotaxis)。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19-06-13》
108.06.17
19
【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 改變影像監控產業】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為一項使機器能夠從過去經驗中學習的技術,又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或「認 知運算(Cognitive Computing)」,透過模仿人類大腦所組成的多層類神經網路辨別物件及其模式,並在無人類干預的情況下自行做出決策。 隨著影像數據不斷增加,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機器學習分支)技術已成為安全監控的關鍵,能夠有效降低人為錯誤和誤報, 並大幅減少影像搜尋時間,對眾多產業造成極大的影響。 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演算法大幅勝過傳統電腦視覺演算法,其主要原因為深度學習系統能夠持續 24 小時、每天不斷訓練及提升其數據量。 許多應用結果皆顯示,深度學習系統在某些領域上可達到近 99.9%的準確度,而電腦演算法要超過 95%的準確度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深度學習系統展現卓越的能力,能夠偵測未知或非預期中的事件(異常事件),此特性能顯著地減少在安全影像分析系統中所產生的錯 誤偵測。事實上,無法降低錯誤偵測率為影像監控產業的主要問題,因此目前各大產業皆對於智慧影像分析解決方案有強烈的需求。雖然深度 學習已應用於眾多產業且得到突破性的成果,但並非所有應用都合適,然而在影像監控領域的應用則明顯脫穎而出。由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 術具備上述優勢及亮點,全球安全監控業者也已紛紛投入相關設備及應用開發。 以鐵雲科技(IronYun)的「AI NVR 人工智慧安防系統」為例,即以領先的深度學習及影像搜尋技術可達到:不到 1 秒即可完成上百小時 的影片數據搜尋、有效降低錯誤警報發生、搜尋分析人臉特徵時高於行業的精確率、主動發掘潛在威脅或機會以事前做好準備…等功能。
《本文摘自:全球安防科技網/資料來源: 鐵雲科技(IronYun)/發佈日期: 2019-06-10》
108.06.10
18
【美中貿易戰打到何時?】
2018 年 3 月曾準確預測「中美貿易戰會擴大到所有層面」的前行政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 4 日發表最新預言!他指出,中 美貿易戰不會只有貿易戰,而是會延伸到技術、軍事等各方面戰爭,如果只是貿易戰二個月就結束了,但現在看來,「到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 都不會結束」。他認為,「不只是一場貿易戰(More than a trade war)」,背後還包括科技、國安、外交及金融等布局,貿易戰只是美國全盤 戰略之一,此將成為全球經貿新常態,並非短短幾天就能結束。 陳冲 4 日在「第二屆新世代金融傳播獎」致辭時指出,現在許多媒體在報導中美貿易戰時不是很專業,他在去年就預言中美貿易戰不會只 有貿易戰,而是會衍生技術、軍事等各方面戰爭,「我認為到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都不會結束。」然而許多媒體只著重政治新聞,但對於下一 代重要議題的新聞都沒人關心,所以要辦新聞獎,鼓勵媒體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專業的內容,讓民眾了解。 現在市場開始有人說會造成更大的金融海嘯,這是不對的,陳冲認為未來會有一個「海嘯」不限定金融,而是包括金融。他提醒,現在有 許多貨幣戰、貿易戰、軍事戰要開打,不能只看選戰。他表示,去年 3 月時開始有中美貿易戰這個名詞出現時,他就預言不會只限於貿易戰, 這會拖延,美國一定會找出新題目出來。陳冲進一步分析,現在有很多國家在某方面接受美國觀點,某方面不一定接受,而美國骨子裡是希望 不要有任何一個國家影響到美國霸權,如果貿易戰輕易就結束了,美國就沒有名目了,所以美國不會輕易讓這個話題結束,至少「到明年美國 總統大選前都不會結束」。
《本文摘自:中時電子報/工商記者魏喬怡、孫彬訓/2019-06-04》
108.06.03
第17
【機器人送貨到家!福特研發「自駕無人宅配」。】
美國福特汽車,和一間機器人公司合作,未來要推出無人宅配服務,除了使用無人車運送外,連宅配人員都變成機器人,而且瑞典也有一 家新創公司,研發出全電動的無人卡車。收到簡訊說包裹到了,不過一到了門口,卻發現送包裹的不是宅配人員,而是一個長得有點奇怪的機 器人,這並不是電影,而是福特和機器人研發公司投入的無人宅配服務。科技部落客:「這看起來有點詭異,確實如此,但這很顯然是福特想 要,革命化宅配配送產業的重要計畫。」在這段宣傳影片中,可以看到福特的無人駕駛車,搭配一位可以折疊或展開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會 偵測路上有沒有障礙物,自動修正路線,順利完成運送,另外,大卡車也有一番新氣象。外型有點像是星際大戰風暴兵頭盔,只不過是超大型 版本,這輛卡車不但是無人駕駛,還是全電動,這來自瑞典的無人卡車,已經能上路。瑞典自駕卡車 Einride 公司執行長:「從我的角度來看, 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的啊,歷史就是在這些,一點一滴的進步中創造的。」已經和歐洲貨運大廠德鐵信可合作,看來不只 是人,就連貨物配送,也得邁向全電動的智慧時代。
《本文摘自:TVBS NEWS/記者- 彭惠筠/2019/05/23》
108.05.27
16
【華為事件戰火熾,半導體三五族憂喜參半。】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華為及其關聯企業列為美國企業禁止採購相關零組件及電信設備的名單,由於半導體三五族業務涉 及手機、基地台 RF 元件,且的確也在華為供應鏈當中,因此消息一出,市場普遍認為台廠三五族營運將受到莫大影響,不過台廠涉及華為生 意的產品、比重不盡相同,整體來看,短期而言,台廠若涉及手機 RF 相關業務,有機會受益於轉單效益,若涉及基地台相關業務,多少會受 到影響,惟各家廠商基地台業務營收占比低,因此即便有影響也屬有限。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 15 日簽署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企業採購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並將 華為及其 70 家關聯企業列為美國企業禁止採購相關零組件及電信設備的黑名單,美國商務部將在 150 天內擬定一份實施計畫。 台灣三五族當中,與手機業務最為相關的是代工廠穩懋、宏捷科以及磊晶廠全新。 華為智慧型手機當中所需的 RF 元件,過往是由美系 IDM 大廠提供,不過去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華為為了降低手機元件斷貨風險, 積極降低美系 RF 元件比例、轉而提升旗下海思半導體供應比重,由於中國 RF 晶片設計廠,並不若美國以 IDM 整合模式形成具自足條件的體系, 普遍缺乏產能,因此擁有產能的台廠將因此受益於轉單效益。 華為除了智慧型手機業務之外,其基地台以及光通訊設備於全球亦有高市占率,台灣三五族多數直接或間接有涉及這類業務,產品包括 應用於基地台 PA、光通訊元件、磊晶片等。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 MoneyDJ /發布日期 2019-05-22》
108.05.20
15
【川普貿易戰大打關稅牌,利弊隱憂一次看懂。】
紐約時報 14 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祭關稅大棒,最初用以迫使他國降低貿易壁壘。然而,這些政策益發像是永久利器,用以庇護美國產 業、阻絕進口,並消弭不想要的貿易逆差。 紐時(NYT)報導,川普執政逾 2 年來,美國成為已開發國家中關稅最高者,高於加拿大、德國、法國、中國、俄國與土耳其。隨著進一 步的貿易衝突不斷醞釀,關稅稅率恐怕只增不減。 川普 14 日繼續吹捧他和中國的貿易戰,聲稱對價值 2,5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 25%關稅,美國將會受惠。川普並說,他正在認真考慮對幾 乎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額外關稅。 川普在白宮草坪旁表示:「我認為這將會產生十分良好的結果。我們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他指出:「我們的經濟情況極佳,而他們不 太好。自我勝選上任以來,我們增加好幾兆美元的財富,他們則是大幅減少。」 頻加關稅形成的貿易壁壘,將把原先堅定提倡全球自由貿易的美國,推向未知。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經濟分析師史洛克(Torsten Slok) 指出,美國目前整體的貿易加權關稅稅率達到 4.2%,創下新高,比任何其他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國家都要高,不僅是加拿大、英國、義 大利、德國和法國的一倍多,也比俄國、土耳其,甚至中國等大部分新興市場高出許多。 報導指出,對於仰賴全球貿易的美國經濟來說,這項轉變正帶來影響。波音(Boeing)、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蘋果(Apple)、 開拓重工公司(CAT)等美國跨國企業,不但要從國外採購零件,也希望打入蒸蒸日上的海外市場。 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顯示,與其他絕大部分國家相比,貿易在美國經濟占比較小,2017 年僅 27%,中國是 38%、德國為 87%;儘 管如此,貿易仍是推動美國就業與經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美國現在的經濟依舊強健,不僅薪資成長,失業率也創 50 年來新低。然而,隨著 貿易減少,看似與進出口貿易不相干的美國價值鏈上下就業機會都將受到衝擊,範圍涵蓋研究發展、零售及產品行銷。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 / 譯者:王品軒/2019-05-15》
108.05.13
14
【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研發有成,高樓住宅建蓋高度可增加 1 倍。】
歷經 10 年研發,國研院國震中心團隊亮相「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能將建築材料結構強度提升 1.6~2.4 倍。過去,以 傳統鋼筋混凝土搭造的住宅大樓只能蓋到 27 樓,現在新材料可以多蓋 1 倍的樓層數,同時台灣也是繼日本之後,全球第二個研發出高強度鋼 筋混凝土結構系統的國家。 台灣目前的住宅建築物多數採用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抗拉力的鋼筋與抗壓力的混凝土混合組成,具有低成本、隔音佳等優點,但缺點 是強度較低、單位重量較大,最多只能蓋到 27 樓左右。要增加建築高度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來會增加材料用量、擴大梁柱尺寸、提高營建 成本,並且縮減平面使用空間。 放眼全球,過去只有和台灣同樣地狹人稠、地震頻繁的日本已經開發出高樓層用的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築,比如 Station Forest Tower、 Mid Sky Tower,現最高建築紀錄已經達到 59 層樓。 不過我們不可能千里迢迢從日本進口如此笨重的鋼筋混凝土,因此國研院國震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自 2009 年起,開始研發符 合台灣法規與設計需求的新型鋼筋混凝土(RC)結構系統,終於在最近發表成果。 新型 RC 結構的鋼筋強度比傳統鋼筋高 1.6 倍、比傳統混凝土高 2.4 倍,分出差別的主要關鍵技術在於:傳統 RC 結構採用竹節鋼筋、錨 定方法採用 90 度彎鉤,而新型 RC 結構採用螺紋節鋼筋、灌漿式螺紋錨定套筒;混凝土方面,傳統 RC 結構的配方為水泥+水+砂+石頭,新 型 RC 結構除了上述材料外,還另外添加了化學摻料、礦物摻料。 如果以 25 樓層的建築進行比較,則新型鋼筋混凝土的材料成本比傳統鋼筋混凝土節省 45%、工期縮短 50%(因為梁柱採用預鑄工法,而不 是現場灌澆的場鑄工法),並且室內使用面積可以增加約 2%。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 Emma stein/2019-04-23》
108.05.06
13
【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研發有成,高樓住宅建蓋高度可增加 1 倍。】
歷經 10 年研發,國研院國震中心團隊亮相「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能將建築材料結構強度提升 1.6~2.4 倍。過去,以 傳統鋼筋混凝土搭造的住宅大樓只能蓋到 27 樓,現在新材料可以多蓋 1 倍的樓層數,同時台灣也是繼日本之後,全球第二個研發出高強度鋼 筋混凝土結構系統的國家。 台灣目前的住宅建築物多數採用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抗拉力的鋼筋與抗壓力的混凝土混合組成,具有低成本、隔音佳等優點,但缺點 是強度較低、單位重量較大,最多只能蓋到 27 樓左右。要增加建築高度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來會增加材料用量、擴大梁柱尺寸、提高營建 成本,並且縮減平面使用空間。 放眼全球,過去只有和台灣同樣地狹人稠、地震頻繁的日本已經開發出高樓層用的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築,比如 Station Forest Tower、 Mid Sky Tower,現最高建築紀錄已經達到 59 層樓。 不過我們不可能千里迢迢從日本進口如此笨重的鋼筋混凝土,因此國研院國震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自 2009 年起,開始研發符 合台灣法規與設計需求的新型鋼筋混凝土(RC)結構系統,終於在最近發表成果。 新型 RC 結構的鋼筋強度比傳統鋼筋高 1.6 倍、比傳統混凝土高 2.4 倍,分出差別的主要關鍵技術在於:傳統 RC 結構採用竹節鋼筋、錨 定方法採用 90 度彎鉤,而新型 RC 結構採用螺紋節鋼筋、灌漿式螺紋錨定套筒;混凝土方面,傳統 RC 結構的配方為水泥+水+砂+石頭,新 型 RC 結構除了上述材料外,還另外添加了化學摻料、礦物摻料。 如果以 25 樓層的建築進行比較,則新型鋼筋混凝土的材料成本比傳統鋼筋混凝土節省 45%、工期縮短 50%(因為梁柱採用預鑄工法,而不 是現場灌澆的場鑄工法),並且室內使用面積可以增加約 2%。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 Emma stein/2019-04-23》
108.04.29
12
【未來人腦或可連接雲端 助快速獲取知識】
據 knowridge.com 網站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和美國人造分子研究所(US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Manufacturing) 的科學家們共同展開了一項以腦機接口為基礎的研究並預測,基於納米技術、納米醫學、人工智能和計算的發展,「大腦/雲接口」(B/CI)在 不遠的未來將變爲事實,人類的腦細胞將能與龐大的雲計算網絡實時連接,因此可迅速獲取大量知識及人工智能,從而給人類的溝通、教育和 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通過「大腦/雲接口」,神經納米機器人可將人類大腦的新皮層連接至雲中的「合成新皮層」。因此,神經納米機器人就能對進出腦細胞的 信號進行直接的實時監測與控制。它們能以無線方式向基於雲的超級計算機網絡傳輸編碼信息,從而實現對大腦狀態的實時監測和數據提取。 科學家們表示,雲中的大腦皮層可以把信息以「矩陣」形式下載到大腦,也就是説,此人將能夠隨時訪問雲中儲存的人類積纍下來的任何知識, 其學習能力與智慧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通過這種「大腦/雲接口」,人類還可以在未來創造「全球超級大腦」,將單個的人腦與 AI 連接以實現「集體思考」。它可以實時綜合利用 任意數量的人和機器的思想和思維能力。科學家們現在已經測試了一個實驗性的人類「大腦網絡」(BrainNet)系統,在不同的大腦之間通過 雲進行思想驅動的信息交換。 該技術當然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之一是很難找到能夠進行全球數據傳輸的寬帶,而且,也難以通過嵌入大腦深處的微小設備與神經元 進行數據交換。對此,研究人員建議使用「磁電納米粒子」來有效放大神經元和雲之間的信息交流。
《本文摘自:大紀元/記者張妮編譯/2019-04-19》
108.04.22
11
【第一本 AI 寫的書,你想讀嗎?】
現在 AI 不只會寫新聞,還會寫書了。學術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出版了第一本由機器學習產生的書──《鋰離子電池:機器生成的目 前研究摘要》(Lithium-Ion Batteries: A Machine-Generated Summary of Current Research),簡介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AI 如何寫出一本書?這用到的技術,是一種由 Springer Nature 和法蘭克福大學共同開發的先進演算法:Beta Writer。使用基於相似性 的聚類分析,將大量來源檔排列成連貫章節,然後建立文章簡單摘要,同時將文章內部加入超連結,利於讀者進一步閱讀原始文章。 而 AI 這種創新的架構化摘錄成書,有利於研究人員更有效管理大量資訊,以及人們從大量內容裡快速選擇、使用和處理相關檔案。所以 確切來說,其實是該學科大量研究文章的摘要合集。但摘要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這本書包含 2016~2018 年發表過的 150 多篇權威研究論文。 僅過去 3 年,關於鋰電子電池的研究論文就發表超過 5.3 萬篇,這對嘗試學習這領域的科學家是巨大的挑戰,但 AI 的自動掃描和總結匯出, 能讓科學家把更多時間用在重要的研究。雖然可能和我們想像的「文采飛揚」、「馳騁墨場」相差千里,但目前也為研究人員或專業人士展現取 得資訊的未來方式。 幾十年來,機器一直在學習人類語言的微妙之處,雖然深度學習演算法不斷更新技術,但就算世上最能寫的 AI 也無法表達出人的獨特思 想。不過前幾個月 OpenAI 發表名為 GPT-2 的新演算法,給它標題就能語言建模完成接下來的情節,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能靈活變動內容,甚至 寫出一篇粉絲小說。可以預見,未來的學術出版及各類書籍,將不再只是人為創造,而有更多形式出現,包括混合人機文字生成的書籍,或完 全由機器學習生成的文字。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愛范兒/發布日期 2019-04-15》
108.04.15
10
【下次找工作,面試官可能不是人了。】
又快到畢業求職季,老鳥也躍躍欲試想跳槽,不過求職過程往往會遭遇顯性和隱形的歧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些公司開始使用機器人 面試了。 瑞典科技公司 Furhat Robotics 推出全球首個專為招聘設計的機器人 Tengai,造型是人的頭部,高約 41 公分,重約 35 公斤,如果把 她放在桌上,正好與求職者視線平行。Tengai 內建顯示螢幕,可切換成不同的形象,並透過鏡頭和麥克風與求職者互動。顯示螢幕會根據說 話內容同步對應嘴型,可辨識 30 多種語言。Tengai 與求職者是基於 AI 系統驅動,可讓 Tengai 模仿人類微妙的臉部表情,降低交流延遲, 分析求職者的行為,適當時給予回應,不會讓求職者感到奇怪。 Tengai 是 Furhat Robotics 與瑞典最大招聘公司之一 TNG 聯手打造的招聘機器人,旨在消除面試官於面試過程的潛意識偏見 (unconscious biases),包括以求職者性別、種族和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 那麼 Tengai 和人類面試官到底有什麼區別,TNG 首席創新長艾琳舉個例子。平常面試官有時會問應徵者「你喜歡打高爾夫球嗎?」如果 是肯定回答,很可能會為志趣相投的應徵者加分。但 Tengai 不會跟應聘者閒聊,會以更固定的順序提出問題,無論面對什麼對象都保持相同 語調,艾琳認為這可為求職者創造更公平客觀的面試環境。不過 Tengai 暫時還沒有決定錄取誰的權力, 在面試結束後,Tengai 會把面試者 的回答轉為文字,以供招聘方參考,再確定哪些人進入下一輪面試。 不過也有很多業界人士擔憂。瑞典從事招聘工作的心理學博士 Lindelöw 很難相信招聘人員會依賴機器人的分析,她還指出招聘也是雙向 選擇的過程,應聘者會想透過面試官了解工作環境是否理想、是否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機器人能回答這些問題嗎? 無論如何,人工智慧確實漸漸介入更多產業,或許暫時還不會取代你的工作,但未來卻可能決定你能否獲得工作。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愛范兒/發布日期 2019 年 3 月 31 日)
106.8.04.08
9
【從 DB 4.0 看台灣智慧型軌道運輸趨勢】
根據 UIT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國際公共交通運輸協會)的研究報告,2050 年地球 70%的人口都 將集中到都市,全球都市化的趨勢造成都市交通需求量提升,項目多元且具有準點、舒適和安全特性的軌道運輸已是都市交通不可或缺的主角, 而軌道運輸建設也已成為全球積極推動的基礎建設。 台灣目前規劃超過 2 兆新台幣的軌道相關建設預算,2017 年再增加 4,200 億元的經費。因應現代科技,軌道運輸產業正大步邁向數位化、 網路化和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智慧型軌道運輸系統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智慧城市(Smart City)相輔相成下,成為軌道交通系 統必然推動的基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歐洲最大的鐵路營運及基建企業──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 DB)為提升德國智慧型軌道運輸系統發展, 提出了「DB 4.0 計畫」,該計畫包括 Infrastructure 4.0、Mobility 4.0 及 Logistics 4.0 三大目標。 Infrastructure 4.0 強調應用設備診斷工具,於維修前提供參考資訊,以減少檢修時間,並且運用感測設施及早預測設備汰換機率與條件。 Mobility 4.0 強調安排客製化的旅運方案,以 App 針對不同乘客的旅次目的、屬性,打造個人化旅運方案。 Logistics 4.0 是活化數據的應用,包括數據產製、創造數據價值、利用數據及數據再蒐集。國內目前亦能提供 AI 影像辨識技術服務,演 算出軌道運輸車站人流計數及移動軌跡;同時,追蹤管制區入侵偵測和異常事件偵測,創造更安全的軌道運輸服務。
《本文摘自:全球安防科技網/資料來源: 張辰秋/ 2019-04-02》
108.04.01
8
【迎接 AI 世代 2020 年日本小五強制上程式課】
未來自動化與人工智慧主導的世界,程式設計已經是一項必要技能,即使不從事這一行,也需要懂程式是什麼東西。在全球人才競爭下, 凸顯軟體人才短缺問題嚴重,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將程式能力扎根在基礎教育。在新創 IT 軟體人才上不如競爭國家的日本,已將寫程式列 入國小五年級的必修科目,2020 年 4 月開始實施。 賈伯斯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編程電腦,因為它教會你如何思考。比爾蓋茲也認為程式教育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學習的 21 世 紀基本技能」。自此之後,人人寫程式成為一個潮流,許多專家已經認同讓兒童提早學習寫程式的好處,認為無論他們最終是否會選擇這項職 業,會寫程式與兒童在早期階段學習音樂、運動或外語一樣,等同多提供一個機會大門。 日經新聞報導指出,現在日本的許多專業 IT 技術人員都接受過公司培訓或透過自學,愈來愈多私立大學也開設該領域的研究所或學院, 但公立學校在這方面的動作因繁文縟節而慢半拍。 日本經濟產業省 2016 年估計,如果 IT 市場以溫和速度成長,日本 2020 年將缺乏約 29 萬名科技人才,到 2030 年擴大為 59 萬人。日本 政府希望將程式設計的知識深植於基礎教育中,讓兒童儘早開始接觸寫程式,才能讓真正有興趣和想從事這行的人提早接受專業訓練。 2016 年 4 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日本將從 2020 年開始對各級教育實行強制性規劃教育。而日本教育部最新批准的新教科書,裡頭有 教導學生以數位方式繪製多邊形,或使用簡單的命令讓 LED 燈閃爍等等的測試題目,目的是灌輸使用程式處理資訊的基礎知識,以及透過反覆 試驗來培養邏輯思維。 儘管如此,為所有學生提供強制性編碼教育只是面對未來人才短缺的一部分,實際障礙仍然存在,包括每間教室裡都要有連網電腦,以及 培訓該科目的教師不足等等。不過在小學階段引入程式課程,並不一定需要電腦,譬如紐西蘭坎柏瑞大學 (University of Cantebury) 為兒 童研發的不插電的電腦科學(Unplugged Computer Science) 著重的是引入邏輯推理技能,課程不需要電腦,而是透過引人入勝的遊戲和拼圖, 使用卡片、字符串、蠟筆等工具來執行。 在程式教育向基礎扎根的政策上,日本還算起步慢的國家,英國、美國、法國、南韓、丹麥及愛沙尼亞等將近 30 個國家已明確訂出程式 教育政策,如南韓早在 2007 年就將寫程式納入小學和中學課程。2014 年英國為 5~16 歲的學生推出強制性教育計劃。澳洲也在 2015 啟動數位 技術做為課程的必修科目。《本文摘自:科技新報/作者:黃嬿/發布日期:2019-03-27》
108.03.25
第7
【模仿螢火蟲發光結構,LED 發光效率提高至 90%。】
賓州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專家 Stuart(Shizhuo)Yin 指出,目前大多數商用 LED 發光效率僅約 50%,如何提高所謂 LED 光提取效率是研究關 鍵之一,他們著重於研究如何從 LED 提取光線。 研究團隊發現,光線在向後反射時會消失,所以螢火蟲與 LED 在釋放光線面臨相似的挑戰。對於 LED,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在表面創建 微結構,使之有紋理,進而發射出更多光線。但大多數 LED 表面的微結構是對稱的,每邊的傾斜角度一樣。 螢火蟲的「燈籠」也有微結構,然而,研究員發現這些微結構不對稱,其中一邊傾斜的角度不同。他們還發現其他會發光的昆蟲都有相似 結構。有鑑於此,他們決定在 LED 表面嘗試創建類似的不對稱結構。研究員成功在 LED 表面創建了不對稱微觀金字塔結構,以兩種方式提高光 提取效率。首先,不對稱的金字塔結構表面積較大,促進光與表面更多交互作用,使更少光線被吸收。之後,當光線碰到不對稱金字塔結構的 兩個不同傾斜角時,光反射具更大隨機性,這意味著光線反射更多。透過採用這種方法,LED 光提取效率提高到 90%。
《本文摘自:科技新報 TechNews/作者 LEDinside/2019-03-04》
108.03.18
6
【全台首座自駕車測試場正式揭幕 盼無人載具產業鏈接軌國際】
全台首座封閉環境自駕車測試場域─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2 月 25 日於台南沙崙正式開幕,現場並由車輛中心、宏碁、成大、工研院與車 王電、7StarLake、台灣智慧駕駛及豐榮客運等公開演示自駕車道路實測情況。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表示,自動駕駛需要尖端的感測技術與運算能力,是 AIoT 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的成熟應用。為讓台灣自駕車發展 趕上世界最先進腳步,「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通過後,各部會亦分工提供完善測試環境,以利自駕車科技、服務與營運模式的體驗與 展示。例如:自駕車上路需要極高的安全度,內政部已著手進行國內各重要都會區 3D 高精度地圖收集與繪製;有關自駕車行駛路段號誌規劃, 由交通部研擬相關管理法規;金融與保險制度方面,金管會開始規劃相關配套措施;科技部大力推動自駕車實驗室,結合中央與地方,加上法人、 學界與業界的支援參與,大幅提升台灣自駕車發展。 科技辦進一步指出,隨著測試場域的使用,政府相關單位將持續協助產學研各界,提升自駕車完整測試功能,協助國內自動駕駛廠商接軌 國際,使台灣順利進入全球無人載具系統及次系統關鍵產業鏈,成為技術輸出國,讓台灣特色產業再創高峰。未來我國無人載具發展將由與民 生關聯度高的大眾運輸自駕巴士開始,逐步延伸至無人機及自駕船,並結合地方創生,與地方合作發展具有在地特色的無人載具服務營運模式, 如應用自駕車與無人機於偏鄉物流、自駕船結合港區觀光等。
《本文摘自:全球安防科技網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19-02-26》
108.03.11
5
【CES 展落幕 5G 與 AI 將改變未來】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展)在美國時間 11 日落幕,展示解決全球問題和改善生活的創新力量,美國電信商 Verizon 認為,「5G 將改變一 切」,IBM 高層則認為,AI 將證明數據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資源」。 「現在每個企業都必須擁抱技術才能取得成功」,CES 執行副總裁恰普卡(Karen Chupka)說,像消費日用品公司寶鹼(Procter & Gamble)、 農業機械設備品牌強鹿(John Deere)和美國國防合約商雷神(Raytheon)這樣的公司在 CES 2019 上證明了這一點。 5G 生態系統是運輸、VR(虛擬實境),運動科技和智慧健康的支柱,Verizon 首席執行長衛翰思(Hans Vestberg)在主題演講中說,「5G 將 改變一切」,他認為,透過 5G,從無線技術中看到更多的承諾。AT&T 首席執行長約翰多諾萬(John Donovan)則討論公司最近推出的 5G Evolution 網路。 CES 2019 顯示 AI(人工智慧)將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IBM 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長羅密提(Ginni Rometty)的開場主題探討 AI 將證明數 據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資源」,實現從智慧城市到醫療保健、運輸到機器人的革命。Delta 首席執行長巴斯蒂安(Ed Bastian)和沃爾瑪則分 享 AI 和區塊鏈技術的例子。CES 2019 同時也聚焦汽車領域,有 11 家大廠展示出交通未來的面貌,包括貝爾直升機(Bell Helicopter)的空中 計程車和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 Inc.)的電動摩托車;隨著技術進步與生產效率提高,自動駕駛技術將能挽救生命。
《本文摘自:中央社國際電子報/編輯:趙蔚蘭/(中央社記者江明晏拉斯維加斯 12 日電)/2019-01-13》
108.03.04
4
【微軟發布動態無人機交付系統專利】
據外媒報導,在微軟所獲得的最新專利中,出現一個稱為「途中產品交付」的系統專利,可以利用無人機(UAV)將產品運送到 前往目的地途中的接收車輛。根據微軟介紹,該動態交付系統可以基於客戶位置即時更新 UAV 的飛行路徑,也可在指定位置直接與 接收車輛會合,並將其他資料傳送到系統以計算相關飛行路徑。 用戶可透過車輛儀表板內的導航系統或手機下單,且在旅程中接收產品。UAV 可依據某些識別符號(例如車牌號碼)辨識接收 車輛,也可直接與用戶端運算設備通訊,使其速度與接收車輛的速度同步,透過車輛天窗放下產品,或使用繫繩從車輛側窗將產品 交付給客戶。 這項專利技術也可以進一步擴展其他功能,包括:只有當用戶遵守當地交通法規(例如車速限制)時才允許交付;在無人機完成 交付之前即能夠辨識當時客戶是否將車輛切換到自動駕駛模式。
《本文摘自:全球安房科技網/資料來源:編輯部/2019-02-13》
108.02.25
第3
【FII 赴美宣傳關燈工廠】
鴻海集團持續開拓關燈工廠應用,旗下子公司 FII(工業富聯)也積極對外推廣宣傳,並由副董事長李傑赴紐約介紹發展動態。 據工業富聯官方平台介紹,此次活動由李傑介紹,「關燈工廠」在智慧自動化取得的能效頗巨,能夠解放低階勞動力,溝通人、 終端設備和智能中樞,運用訊號處理就可以使機器人在黑暗中精準、快速、安全完成工作流程,從而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 的生產目標。 李傑在活動介紹關燈工廠的運作能效,還提到關燈工廠不是無人工廠,真正的目標是無憂工廠,是簡化工作流程、加強工作質 量並且優化決策;同時,改變人力結構,從傳統的以人為中心,變成以數據為中心的管理,這才是關燈工廠的意義。 他說,關燈工廠不僅是製造化的工廠,還是工業 AI 及機器學習在工業現場場景下的融合應用。目前富士康有超過 6 萬台的機器 人,超過 1,600 條的 SMT 線,超過 5,000 種的測試設備,超過 17 萬台的模具加工設備,第三方開發者超過 3,000 多位,擁有 1,000 個以上的 App。工業富聯在上述基礎上打造「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的核心科技組合陣容,並透過「六流」建立起以數 據驅動的應用平台,創造出一個更有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
《本文摘自: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2019-02-18》
108.02.18
2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以刺激美國對人工智慧的投資】
國東部時間 2019 年 2 月 11 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American AI Initiative”,這是一項指導美國境內人工 智慧開發的最高戰略,以期望刺激美國對人工智慧的投資,並加速美國在 AI 領域的領導地位。川普認為,AI 持續領先對於維護美 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根據白宮新聞稿稱,美國從人工智慧的早期開發者和國際領導者中獲益匪淺。然而,隨著人工智慧創新的步伐在世界各地熱切 展開,美國不能袖手旁觀,必須確保仍掌握人工智慧的技術,反映美國的價值觀,並且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 根據川普政府的說法,人工智慧倡議的目標,分為五個關鍵部分: 一、投資 AI 研究與開發。聯邦機構將被要求在其研發預算中“優先考慮人工智慧投資”,並報告如何花費這些資金來創建更全面的 政府對人工智慧投資的概述。 二、釋放資源。聯邦的數據、演算法和處理能力將提供給研究人員,從而促進交通和醫療保健等領域的發展。 三、制定 AI 治理標準。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等政府機構將被要求制定標準,朝向引導達到“可靠, 穩健,值得信賴,安全,便攜,可互操作的 AI 系統的開發。 四、建構 AI 勞動力。將要求各機構為新技術帶來就業市場變化而做好準備,並設立獎學金和培訓計畫。 五、國際合作推廣及維護美國 AI 利益。政府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開展人工智慧開發,並保持美國的“價值觀和利益”。
《本文摘自: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2019-2-12》
108.02.11
1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